国内宠物品牌试图弯道超车
宠物消费一旦形成,其长期、稳定和高客单价的旺盛需求,将会充分滋养出一个产品丰富、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条。
这对于中国企业和品牌商而言,无疑是一个“钱景”诱人的机遇。
不过,浪潮之下更多是洋品牌一枝独秀,国内企业仍未真正赶上第一梯队。
2010年,我国宠物市场消费规模仅有140亿。在此之前,中国的宠物市场,曾经历了漫长的启动期。
1992年,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成立。从那之后,“保护爱护动物”、“动物是人类朋友”等观念,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。海外留学生群体,也带着宠物陪伴的生活方式回国,国内宠物产业开始萌芽。
进入千禧年,人口老龄化与独居人群数量开始显著增加。
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.64亿人,占18.70%,65岁及以上人口为1.9亿人。
此前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初步预测,到2030年独居人口数量或将达到1.5亿-2亿人,独居率或将超过30%,其中20-39岁独居青年或将增加到4000万-7000万人,增长约1-2倍。
可以说,无论是对于子女不常在身边的老人,还是独居状态的年轻人,宠物都成为了重要的精神寄托消费对象。
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收入提升,以及互联网传播带来的观念变化,则带动宠物消费发展进入快车道。
数据显示,中国人均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已经从2017年的4348元增长至2020年的6653元,预计仍将持续增长。不过相比2019年美国家庭消费占比0.52%的宠物支出,我国仅为0.29%,仍有待提升。
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商超为主的销售渠道,中国宠物饲养者更倾向于在电商渠道购买宠物用品。
除了我国电商发展较快的原因外,也在于我国宠物市场发展历史较短,线下零售渠道还未成熟,存在布局分散、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。
目前国内宠物用品行业,主要由三类市场参与者组成:
具有非常好的营销优势,但自身并不自建生产工厂,依靠供应链采购贴牌产品的宠物品牌运营商;
大量的规模比较小、竞争力较弱的作坊式宠物用品生商;
以及具有较好研发、设计、生产能力的卫生用品生产商,该类企业主要通过代工向国内外品牌运营商销售产品,少量自有品牌产品,目前规模较大的包括依依股份、芜湖悠派、江苏中恒宠物等。
这种格局如同低端制造业的普遍困境,不仅导致宠物用品行业产品高度同化,品牌溢价较小,且成百上千个独立品牌和制造商激烈竞争,国内头部企业只占不到1%的市场份额。
不过,困顿之中,仍有转机。
宠物食品行业,是最先伴随宠物经济发展的细分行业,也是消费占比最大的行业。
日本宠物食品兴起初期,也是被外国品牌把控。但随着日本国内品牌的发展,目前宠物食品Top 10品牌中,7个为日本国内品牌,总占比达到30.4%。
这意味着,宠物食品行业里,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很大。
尤其是,在新兴的宠物零食市场,由于制作工艺多样、生产标准不一,门槛低却定位高端,相比于国际巨头,国内企业成本优势明显,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。
目前宠物食品行业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:中宠股份和佩蒂股份,是宠物行业最先上市的两家公司。
二者都是以海外宠物食品品牌代工起家,中宠股份在自主品牌方面做得更好,涵盖宠物零食和主粮两大类,佩蒂主营宠物咬胶和其他零食。
未上市的头部宠物食品公司,也获得了众多资本的关注。乖宝集团(品牌麦富迪)、疯狂小狗、豆柴宠物、福贝宠食等,先后获得包括KKR、深创投、复星等知名投资机构投资。
其中,中宠股份稳扎稳打,建立了完善的品牌线,并逐步拓展国内渠道。
比如公司建立了“顽皮 WANPY”等多款品牌、高端处方粮品牌“Dr.Hao”、高端纯肉品牌“真纯”等自主多品牌矩阵。这让企业在不同受众的细分市场上,都能拥有一席之地。
在线下渠道,中宠股份已在全国31个省市、110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。为了加厚专业渠道资源,中宠股份在2019年11月入股瑞鹏开曼,实现与瑞鹏的深度绑定。
在线上方面,中宠股份致力于加强电商运营团队的投入,不仅在杭州成立了电商中心,还先后增资合肥俊慕、智能云吸猫、收购威海粉橙等。另一方面,公司不断加大与阿里巴巴、苏宁等平台在宠物新零售的战略合作。
通过与垄断宠物主粮市场的国外品牌进行错位竞争,定位准确的中宠股份,其业绩也呈现出显著的持续上升趋势。
从2013年至2019年,营收从5.07亿元上升至17.16亿元,归母净利润从0.16亿元上升至0.7亿元。
在市场销售上,国产宠物零食已经开始展现出较强的品牌活力。
2021年618天猫宠物零食品牌销售排行榜前十中,国产品牌在犬零食与猫零食中各占据8个与4个;京东销售排行榜前五中,国产品牌在犬零食与猫零食中各占据4个与2个。
这一数据,意味着国产品牌的宠物零食,获得了商业表现与消费者信任的双重肯定。
不过,零食品类榜单的变动程度要高于主粮,也表明宠物主对于单价更低的零食品类的单一忠诚度有限。
2020年我国宠物食品Top 10品牌中,玛氏和雀巢有两个入围,分别占市场的11.4%和2.2%。其他8个品牌均为国内品牌,但市场份额总占比仅为17.5%。
尽管雀巢入围品牌不多,但其布局一般都在高端及超高端等利润空间更大领域。
今年4月份,雀巢宣布继去年花6亿扩建天津厂的宠物食品产能后,在此投资基础上再增资2.3亿元。
不到一年便揭晓了两项投资计划,金额共计超过8亿元。
其相关负责人解释称:“去年疫情的时间点,全球的雀巢普瑞纳宠物食品发展非常好。在亚大非区,中国是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市场。”
不难预见,雀巢这样主打宠物食品高端化的品牌,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将日益增加。
如何在国外品牌扎堆占据市场头部的格局下,主动升级品牌、夺取份额,成为中国宠物行业,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未来挑战。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电话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电话:0371-55621375
在线咨询
相关新闻
- [2024-07-30]·2024厦门宠物食品展|2024年厦门国际宠物博览会
- [2024-05-09]·品质、创新和本土化三重驱动,倍内菲正式开启品牌“出海元年”
- [2024-05-08]·超470家中国展商齐聚德国 2024纽伦堡宠物展今日开幕
- [2024-05-08]·逐渐成熟的3D打印技术 能否引领宠物行业新变革
- [2024-05-08]·从百度新推的AI宠物制图,谈AI将如何改变宠物行业的未来
